退伍不褪色,抒写新芳华-k8凯发

退伍不褪色,抒写新芳华

发布时间:2019-12-05来源:中交二航
【字体:】 分享: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的第一天,汤继中头戴红色安全帽走在伶仃洋畔,遥望即将贯通东西的深中通道。珠江入海口,深中通道横亘其上,视线越过通道,就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海。这座桥成为他目光所及之处唯一能够看见的和陆地有关联的东西。他的手臂上别着一枚蓝色的徽章,上面写着“起重指挥”。

汤继中的衣服上曾经也别过其他颜色的徽章——在25年前,他是一名军人。“穿上军装,我能御敌千里;褪下绿色,我亦永葆本色。”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语。退伍25年,他修了25年的桥,让原本遥遥相望的地方因为桥梁的勾连而变得亲密。

与海相伴的日子

1994年,汤继中从部队退伍,之后来到中交二航局工作,被分配至温州二桥项目部。他看到师父刘景同利用拖移法巧妙地完成钢围堰下水的动作,抛锚定位、吸泥下沉这些技术运用简直是手到擒来,随即许下一个愿望:要是哪一天,我也能灵活操作这些设备该多好。于是,他跟随师父学习吊装专业知识,利用拖移法完成钢围堰下水,抛锚定位、吸泥下沉等工艺。

地处海上的施工环境下,超强海风和潮汐就像家常便饭,常常是刚刚搭建好的施工平台在一次浪潮后就变得面目全非。此外,烈日暴晒、风雨侵袭、四周荒无人烟的孤独感都是对身心素质的考验,但当过兵的汤继中都一一挺了过来。他回忆:那时站在海上平台干活,一天下来,脚也麻了,嘴也起泡了。但凭着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作为新手的我还是得到了认可。

一个二十多年的习惯

渐渐地,汤继中从一位一无所知的施工门外汉转变为一个能独挡一面的技术员。但是,当面对桥面移动挂篮施工时他却愣住了,对当时的他来说,这台设备的技术门槛太高。

为学习移动挂篮,汤继中对挂篮结构进行分解,从每个构件的名称、作用到使用方法,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当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原理后,书桌上一本厚厚的移动挂篮施工技术书上已画满各种标记。每天深夜,项目同事总能看到他房间的窗户还亮着灯。

从那时开始,每一个操作流程、每一步操作要领方法,他都详细记录在本子上。这个习惯,他一直保留了二十多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完全掌握了挂篮技术,还对其增加了四氟滑板与卷扬机走绳数,使工效从原来的一个月完成两跨到后来一个月三跨,最终提前数个月实现温州二桥桥面合龙。

退伍不褪色

作为深中通道建设者,汤继中心里十分明白这座大桥的建设难度。项目所处海域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面对严苛的建设条件和多样性的技术方案,深中通道的修建需攻克无数项世界级技术挑战,建设难度甚至超过港珠澳大桥。

海中锚碇是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的关键性节点,也是汤继中必须跨越的“天堑”。锚碇采用8字形地连墙基础,最大深度66米,进入中风化花岗岩。2019年6月25日,汤继中带着班组团队拉开第一幅地连墙施工序幕。

地连墙施工槽段一共有79个,没想到第一个槽段施工,他们就遇到大难题。由于岩层强度过大,铣槽机每小时只能成槽10厘米,如果按照这个进度,年底完成下部成槽的任务将化为泡影,工期至少耽误半年以上。

汤继中每天盯守现场,缓慢的进度和炙烤的高温让他几近崩溃。一天,他突然灵光一现:“如果岩层是一块板,能不能参考地铁征服高强度地质基础的方法,采用旋挖钻和铣槽机相配合的方法,让岩石化整为零,提升效率?”

灵感一来,汤继中立即召集班组,在项目部带领下开展相关试验。“采用旋挖钻机先破碎岩层,然后用铣槽机开挖成槽,原本需要10天1幅的地连墙现在只需要4到5天,而且通过工序上的调整、优化,我们的槽段成墙的速度还能提升,预计最终能达到2到3天1幅,甚至有望提前在工期内完成任务。”汤继中十分兴奋。

 “伶仃洋大桥的施工条件非常艰苦,进场一年,一支劳务分包队伍登记进场退场的人数超过了2000人次,人员流转的速度太快,”汤继中说,“以前在其他项目,没有能力也没有经验处理类似问题,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技术到管理,我一定要发挥退伍军人的先锋作用,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张政 陈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