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马友谊大桥开启马尔代夫繁荣与希望之门-k8凯发

新华社:中马友谊大桥开启马尔代夫繁荣与希望之门

发布时间:2024-01-10来源:中交二航
【字体:】 分享:

1.jpg

2.jpg

3.jpg

一座桥,改写了马尔代夫历史,见证了中马两国人民友谊,承载着这个千岛之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五周年之际,马尔代夫智库巴尼国际政策中心就大桥的影响和效益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每年过桥的人次大约为2000 万次,大桥对于马累和胡鲁马累之间的经济活动和流动性已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大桥成为展示中国企业担当的生动注脚

在中马友谊大桥横空出世之前,以摆渡作为岛屿之间主要出行方式的马尔代夫人多半没有见过桥,拥有一座跨海大桥是马尔代夫人民世代的梦想,但极高的建设费用和技术门槛让马尔代夫人望而却步。

2014 年,中马双方共同商定由中国为马尔代夫建一座世纪桥梁,将首都马累和机场岛连接起来,随后贯通与机场岛相连的新兴城市胡鲁马累。

2016 年,600 多名来自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来到马尔代夫。浪漫的马尔代夫被游客认为是“天堂”,但却是施工者的“地狱”——大桥所在的开敞海域周围几无遮掩,海底之下还是复杂的珊瑚礁地质,加之当地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恶劣的环境决定了建造这座跨海大桥有着“世界级”的难度和风险。来自中国的建桥者们攻克了珊瑚礁复杂地质、深水长周期波、高温高盐高腐蚀性三大世界性难题,在33 个月超短工期内完成了大桥建设,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一个世纪的桥梁梦。

大桥质量也彰显着中国制造的独具匠心。项目团队一方面在原材料的选择把控上严格着手,一方面积极开展“四高”环境下的桥梁耐久性研究。考虑到高盐带来的腐蚀,施工人员给大桥的相关设施全面采用了环氧钢筋,保障大桥实体结构能经受住上百年风雨浪涌侵袭。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企业始终秉持“绿色、节能、环境友好”的理念,建桥所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部进行了转移和处理,没有一滴油,也没有一颗焊渣掉入美丽的大海。

项目施工技术组组长林树奎表示,大桥开创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先河,为世界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示范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座以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规范建设的友谊之桥,成为中交二航局在马尔代夫展示企业担当的生动注脚。

大桥借五大特色文化与当地人“心联通”

在中马友谊大桥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通过人才输出、技术输出、标准输出、乃至文化输出与马尔代夫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项目所特有的文化理念——义利兼顾,共赢共荣;慎终如始,达则兼济。

围绕项目文化理念主旋律企业形成了五大特色文化:一是“我就是中国形象代言人”的责任担当文化;二是全员关注,共同奋进成长的团结文化;三是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工程的精品文化;四是中国速度,人人争创效益的成本文化;五是真诚交流,深化中马友谊的和谐文化。

为了让更多当地人了解大桥,项目部开启了每月“营地开放日”活动,让马尔代夫人走进大桥施工现场,亲自见证大桥由梦想变为现实的足迹。“建桥是不是很难?”“工人叔叔们有没有危险?”……

参加“营地开放日”的孩子们整齐地排成两列走在大桥上,连珠炮似地向身边的中国工人叔叔发问。”“海浪很大,在这里建桥的确不容易,不过经过1000 多名工人叔叔共同努力,如今已经克服了这些困难;

工人叔叔们都很专业,而且穿戴了安全设备,不用担心。”施工技术组人员耐心地给孩子们解答。

沙里夫是一位马累媒体人。7 年前,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十几万人在不足2 平方公里的马累拥挤,他搬到距离马累大约10 公里的胡鲁马累居住。虽然住房条件和环境大大改善,但无论就医、孩子上学还是上班通勤都只能依靠渡轮让他苦不堪言:”每次至少等待30 分钟,遇到恶劣天气就无法准时出行,孩子经常上学迟到,如果轮渡关闭我有时就只能住在办公室“。大桥通车后沙里夫的时间表再也不用根据轮渡运转来安排,“接送孩子上学和自己通勤都再无后顾之忧,我所居住的胡鲁马累也变得日益繁荣和富有活力,大桥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沙里夫说。

马尔代夫一家主流媒体评论说,中马友谊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而是一个与马尔代夫所有国民生计相关的基础设施,它给马尔代夫带来了变革性变化”。

在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几千名当地学生以及媒体记者、官员和市民通过参加“营地开放日”活动,提前踏上中马友谊大桥,感受了马尔代夫第一座大桥的魅力。除了感受大桥,学写中国汉字、学说中国话、学用中国筷子、脸谱化妆等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也都被列入活动日程,中交二航局希望用自己的真诚构筑中马民间“友谊之桥”。

大桥为当地创造新商机

马尔代夫智库巴尼国际政策中心发布的报告提到,大桥已经成为带动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房地产成功的重要推手。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资产,中马友谊大桥为首都马累的过度拥挤提供了完美的k8凯发的解决方案。

正如这份报告所指出,大桥开通桥连接了三岛,打通了马尔代夫首都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环马累生活和居住圈已经形成。马累新增多条经过大桥的公交线路,首都人口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游客无需乘船就可以快速往返国际机场。

不仅如此,大桥开通还带火了一批产业。大桥通车后,不仅餐饮业变得火爆,跨岛外卖服务也成为很多餐饮店的标配服务,不少店甚至可以免费跨岛送货上门。囿于交通条件限制,马尔代夫汽车维修业以前并不发达。大桥开通后,胡鲁马累一条专门做汽修业务的街道生意明显兴旺起来,这里的每家店铺门前都会有排队等待维修的车辆。

马尔代夫现任总统穆伊兹在中马友谊大桥建设期间曾担任马尔代夫住房与基建部长,见证了大桥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对大桥有着一份特殊感情。在庆祝大桥通车五周年之际,他表示,“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个岛屿,而且绝对是整个国家通往希望和繁荣的桥梁”。(新华社驻马累分社前首席记者 唐璐)

网站地图